從磨鏡臺西行約十二三里,便到方廣寺!胺綇V寺之深”,亦為“南岳四絕”之一。寺在蓮花峰下,似花中一蕊。從藏經(jīng)殿西行,過重山、穿深林,約走二十五里方可到達,歷來有“不到方廣?,不知南岳之深”的說法。寺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監(jiān)二年,為南岳十八高僧之一惠海和尚的道場,明再修繕。寺有正殿和祖師殿,側(cè)有二賢祠。循寺前小溪西行不遠,有惠海和尚的補納臺、洗納池,臺旁有張博讀書的嘯臺和譚元春寫戀響的石刻。
李白有詩詠此寺,詩曰:“圣寺閑棲睡眼醒,此時何處最幽清,滿窗明月天風靜,玉磬時聞一兩聲!彼赂浇有石澗潭、黃沙潭、白沙潭、黑龍?zhí)兜,潭聲時如豎琴輕撥,時如獅吼虎嘯,尤為壯觀,宋徽宗曾有“海南龍湫”的題譽。
從南岳鎮(zhèn)向東北行八里,便是水簾洞。水簾洞古稱朱陵洞,傳為朱陵大帝所居,又名仙人洞。道教有三十六洞天福地,此為第三,洞在紫蓋峰下,上有谷地,下臨絶壁,兩邊,是兀立的山石,中有一不可測之水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