昭明讀書臺位山東南麓,相傳梁蕭統(tǒng)讀書于此。臺上有亭峙立,臺北有焦尾泉,泉上有明建之倉圣祠,又有焦尾軒,門額題“朝暉沐塔”,由此可遠(yuǎn)眺南宋方塔。出東園n,有磊壁石澗,上有“太平軍設(shè)營舊址”紀(jì)念碑,更上有五福石,刻壽、富、康、德、考五篆體字,并有“昨夜飛來”巨石,上刻“適當(dāng)”二字,以示游覽止至便可以了。
黃公望墓在小云寺東南,公望字子文,號一峰、大癡道人,善畫山水,為元四大畫家之一,墓碑上刻有“元高士黃大癡先生墓”。若再有游興,還可出西門去一些景點(diǎn)。
燒香浜過第三條橋便是,由此可上大廟。廟前有拂水潤、拂水橋。再上還有劍門奇石。劍門是虞山南面最雄秀處,“奇石”為虞山十八景之一。從拂水巖下行的最險(xiǎn)處為“霸王鞭”,又叫“七十二步透氣站”,過此可達(dá)劍門。此灶崖裂如劈,峭壁高十余丈,不敢仰視。
下山行里許,有寶巖寺,旁楊梅成林,成熟吋游人可在此就口啖梅。步行二三里,可登山游大小石洞,洞內(nèi)寒氣逼人,洞底有池,深數(shù)十丈。
虞山城、山結(jié)合,可游處很多,游人最好做兩日游,第一日出北門游北山,第二日出西門游西山。如一日游,上午游方塔公園,然后去書臺公園,再至言子墓、仲雍墓。下午至興福寺。
虞山距上海市百余公里,每天往返班車二十四趟,交通極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