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雁橫蕩月知秋到,僧踏湫云看瀑來。.”這是元代詩人李孝光吟詠雁蕩山的著名詩句,古往今來,雁蕩風光使多少游人墨客為之傾倒,一直是我國東海之濱的旅游勝地。
雁蕩山,一名雁山,位于浙江省東南部。樂清縣東北的北雁蕩、樂清縣西的中雁蕩和平陽縣西南的南雁蕩,并稱“東甌三雁”,其中,尤以北雁蕩最為馳名,游客游雁蕩山一般均指游北雁蕩。
北雁蕩屬括蒼山脈,最高峰百崗尖海拔一千一百五十公尺。主峰雁湖崗,海拔一千零五十六公尺。唐以前,北雁蕩本名芙蓉山,與山下的芙蓉村,并稱“花村鳥山”。唐初始名雁蕩山,據說系因雁崗頂有湖,湖旁秋雁群居,蘆葦叢生,結草為蕩而名。
雁蕩山東起方巖,西至鋸板嶺,南起筋竹澗口,北至六坪山,東西長約二十五公里,南北寬約十九點五公里,風景面積約三百平方公里。相傳北雁蕩有一百零二峰、一百零三巖、六十洞、二十九石、二十三瀑、二十二潭、二十一幛、三溪、十嶺八谷、八撟七門、六坑四泉、四水二湖等。最著名的風景有十處:靈峰、靈巖、大龍漱、三折瀑>鐵城障、雁湖、西石梁、顯勝門、仙姑洞、仙人橋。其中,尤以東南部最有名的瀑布大龍漱與靈峰、靈巖兩個風景區(qū)為諸景區(qū)之冠,人譽為“二靈一龍”。一般游覽,均以“二靈一龍”為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