筆峰插海一筆架山筆架山在遼寧錦縣西南六十五里的渤海中,是座海中山島,因形酷似筆架而得名,山海拔近二百米,南北長四華里,因其東北五里處有小筆架山,故又稱大筆架山。
架山屹立在渤海之中,周圍水天茫茫,晴空麗日之中,山光、水影、白云、藍天,真是美不勝收,人們稱其為“筆峰插!薄
筆架山最吸引人的是大陸通往山的“天橋”。所謂天橋,實際上是每逢潮退之時出5$的一條寬約三十三米,長達兩公里的沙礫石陸橋。
每當漲潮之吋,天橋上面海水深達三米多,可載舟行船,雖然如此,但天橋跡象亦清清楚楚,因為橋兩側(cè)的海浪互不越過,橋成為一條分明的海浪分界線,落潮之吋,海浪相交線左右的海水慢慢變黃,一條若隱若現(xiàn)的沙石帶象神龍般躺在水中,浪花在“龍背”上翻來滾去,一會兒,浪花有秩序地分為兩排,天撟顯出原形。其實,這座天然陸橋是由卵石和沙粒在海水的沖擊下而形成的。海浪日夜不停地沖擊海岸,破碎崩塌的巖石被水沖走,在山底堆積起來;而筆架山對岸的朱家口一帶海岸,是陸地向海中突出的半島部分,海浪在此發(fā)生折流,沖刷、攜帶力降低,碎石漸堆。兩面不斷堆積,日久天長,便交接相連,形成天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