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原的基本口味以咸香為主,辣酸為輔。世界面食在中國,中國面食在山西。在山西,太原的面食最為有名,品種多,歷史久,制作方法各異,澆頭菜碼考究。
豆腐腦
榆次“三寶”之一的豆腐腦,奇特之處,在于“打鹵”。其中尤以白海馬的豆腐腦最為著名,白海馬的豆腐腦由“三鍋”組成。
大銅鍋里,是以上等的粉條、黃豆、淀粉及各種調料煮制而成的鹵汁。售賣時將銅鍋架在籠圈套盒里,下置木炭盆以保溫;火鍋里,燉上丸子、豬肉片、油炸豆腐片等;直徑尺余的砂鍋(俗稱皮鍋)里,則盛著腦豆腐。
吃的時候,先將一勺腦豆腐盛入碗底,澆上銅鍋里的粉條、黃豆、鹵汁,再放上火鍋里的丸子、肉片、油炸豆腐片,再滴幾滴香油。色澤微褐,香氣四溢,尤適于冬季食用。
珍珠粥
珍珠粥本是壽陽民間普通的小米綠豆稀粥,因味美可口,曾得到清道光皇帝的贊賞。
陽城肉罐肉
陽城肉罐肉是馳名三晉美味佳肴,是用豬肉、牛肉或羊肉、小米及各種作料煎煮而成的,肉味純正,軟爛可口。同時,陽城肉罐肉不僅制作工藝獨特,味純噴香,而且陽城肉罐還是我國陶瓷工藝百花園里的一枝奇葩。
豬血灌腸
豬血灌腸是霍州傳統(tǒng)名食之一,它創(chuàng)制于清朝中葉,加工精細,風味獨特,是譽滿三晉之佳品。1900年,八國聯(lián)軍侵入北京,西太后與光緒皇帝出逃西安,歇足于霍州,霍州名廚為其制作御宴。西太后、光緒皇帝與諸大臣對豬血灌腸贊不絕口,故此成為一道傳統(tǒng)名吃。
油糊角
油糊角創(chuàng)制于唐代,用面粉做成油糊角,里面分別包上雞蛋、豆腐、粉絲、粉皮、韭菜、芝麻、蘿卜等菜餡,然后用油煎炸即可。